2025-10-13
金秋时节,位于铁力市桃山镇福兴村的水稻试验田如铺金毯,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奏响了喜人丰收曲。近日,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主办的2025年水稻育种家示范基地现场观摩会在此拉开帷幕,60余名种粮大户及种子企业的代表齐聚田间,近距离观摩40个适宜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共同见证“科技育良种、良种促丰产”的生动实践。
观摩会现场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因年均积温偏低、无霜期较短,一直是寒地水稻种植的‘挑战区’,传统品种易出现熟期不足、抗病性弱、产量不稳定等问题,制约着当地水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谢树鹏研究员介绍,此次示范基地集中展示的 40个新品种,均经过黑龙江省种业技术服务中心精准筛选,涵盖新审定品种与进入生产试验的潜力品种,直指第四积温带种稻痛点。
“这40个品种不是随机陈列,而是经过了生育期、抗病性、丰产性、适应性等核心指标的严苛考评。”现场的技术人员手持品种档案,向观摩代表详细介绍,为确保品种表现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自基地建立以来,科研团队便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全程监测”模式,从育秧、插秧到水肥管理,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在关键生育阶段,技术人员蹲点记录,精准掌握每个品种的株高、穗粒数、抗倒伏能力等性状表现。
现场观摩
“这是我第二年来观摩了!这片试验地水稻品种多,长势好,我们每次来,技术人员都帮我们介绍品种,去年选的‘绥粳131’,不仅抗倒伏,产量还高,今年我早早就盼着来挑新种!”桃山镇种粮大户王立新蹲在田埂上,手捧稻穗仔细查看籽粒饱满度,脸上满是期待。
在观摩现场,像王立新这样的“回头客”不在少数。黑龙江浩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过去企业推广新品种,常因缺乏本地化试验数据“说服力不足”,而此次基地展示的品种均经过实地验证,这让我们种子企业能直观、及时地了解品种特性,让好种子更快走进田间。
品种展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马文东研究员在现场解读说,此次观摩会的举办,不仅是一次良种展示,更是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的缩影。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良种推广体系的持续完善,第四积温带这一曾经的“寒地种稻禁区”,正逐步转变为“优质稻生产区”,为黑龙江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水稻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