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第二届全国作物杂种优势与生物育种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国际学术期刊发展推进会在哈尔滨开幕。此次大会由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黑龙江大学、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共同主办,旨在加强生物农业领域学术交流,促进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与生物育种等技术融合创新。 开幕式现场本次大会以“绿色高效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为主题,设置了丰富的版块内容,包括全国农学院院长论坛、科技小院论坛、生物育种论坛、...
11日,以“绿色高效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作物杂种优势与生物育种学术大会在哈尔滨召开。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上百位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院士、专家学者,围绕绿色高效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领域最新进展和成果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并为农业强国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一道道“产业化深谷”让无数科研成果止步不前。黑龙江以“三力协同”破题:中试平台筑牢落地支撑力,分红政策激活创新内驱力,科技金融注入转化保障力。系列报道《创新龙江三级跳》第二集,来看黑龙江如何让“三力”同频共振,帮助科研成果跳过“产业化深谷”,奔向经济主战场。中试平台不仅是华大基因扩大生产的必经之路,还可以提供中试熟化服务,辐射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和科研机构。通过这个平台,哈工大的国产三代测序仪算法找到了“...
近日,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绥化分院与黑龙江东部节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立的“智能灌溉装备研发部”正式挂牌,标志着双方的科企合作迈出实质性关键一步。先进的农机装备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支撑。黑龙江省绥化市作为农业大市,汇聚了众多农机装备生产制造企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绥化分院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深化与域内农机装备企业的合作。通过选派驻企研发专员入驻有需求的企业、联合设立产品研发部等举措,...
在日前举行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竞买会上,省农科院培育的大豆新品种“克豆91”以3155万元转让生产经营权,刷新国内大豆品种市场化交易最高纪录。这是省农科院今年第二次刷新科技成果转化纪录。此前大豆新品种“绥农148”以1155万元成交,创下当时省内新高。“‘十四五’以来,我们累计实施成果转化1.2万余项,到账资金7.1亿元,连续两年位列省属科研院所转化榜首,在东北四省区省级农科院中转化规模名列第一。”省农科院副院长还红华道出成绩背后的“...
◎本报记者 朱 虹七月的松嫩平原,稻浪翻涌。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亚沟街道新光村的稻田里,一场特殊的“比武”正在上演:示范区稻苗如绿色地毯般铺展,株高齐整如阅兵方阵;相邻地块却杂草丛生,稗草、野慈姑、扁秆藨草与水稻争抢阳光与养分,株高差距足有半个拳头。同样的阳光,同样的黑土,稻田“样貌”的不同源于一场“除草革命”。改变“哑铃式”用药方法“早先哪懂啥窗口期,看见草就打药!”示范区种粮大户金桂英蹲在田埂上,...
7月的龙江大地,盐碱试验田里的水稻陆续进入拔节期,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以下简称东北中心)于近日吹响了田间“体检”集结号:20余名科研骨干组成专家团,穿梭在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等地的试验田中,每到一处,专家化身“田医生”,从品种长势到栽培管理细节逐一进行“把脉”。东北中心专家与种植户交流“新秀”亮相:夯实种业芯片走进东北中心齐齐哈尔试验站的苏打盐碱地高产示范区,阵阵稻香迎面飘来。今年,水稻新品种“...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