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界的“伪装者”食蚜蝇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张武
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生物们为了繁衍下去可谓各显神通。为了欺骗捕猎者,有的模仿落下的枯叶-枯叶蝶,有的模仿竹子-竹节虫,有的模仿成花朵吸引昆虫来采蜜-兰花螳螂,这些“伪装”现象被称为拟态。今天我们介绍的主角就是长得酷似蜜蜂的一类天敌昆虫-食蚜蝇。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00后昆虫达人纠错英语教材”的新闻,新闻中,本应该出现在英语版教材上的蜜蜂,画的却是食蚜蝇,这正说明了食蚜蝇伪装的高明之处。虽然蜜蜂和食蚜蝇长得很像,但他们可不是亲戚,在亲缘关系上还相差很远呢!蜜蜂在分类上属于膜翅目,和胡蜂,熊蜂是亲戚;食蚜蝇属于双翅目,苍蝇,蚊子、虻才是它的姐妹。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上来辨认:首先,蜜蜂的触角是屈膝状的,食蝇的触角是芒状的;蜜蜂的后足粗大,有的甚至还沾有花粉团,我们把蜜蜂的足称为“携粉足”,食蚜蝇的后足细长,和其它昆虫的足没什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区别是蜜蜂有两对翅,食蚜蝇只有一对翅,食蚜蝇的后翅像苍蝇、蚊子一样,退化成了一对小棒槌形的结构,叫平衡棒。因此,我们在生活中看见腹部黄黑醒目条纹相间的昆虫不一定是蜜蜂,这种“蜜蜂”还有可能是食蚜蝇。
食蚜蝇分布广泛,除了南极洲和一些遥远的海洋岛屿(如夏威夷岛、亚南极的诸多岛屿)没有本地种外,我们在全球的各个角落都能看见它的身影。食蚜蝇与蜜蜂、蝴蝶一样是重要的传粉昆虫,成虫多具访花习性,常飞舞花间草丛或芳香植物上取食花粉、花蜜,有时也吸取树汁,传粉的同时,也为自己完成营养补给并达到性发育成熟。食蚜蝇成虫的飞翔能力很强,常翱翔空中或振动双翅在空中停留不动,或突然作直线高速飞行而后盘旋徘徊,因此食蚜蝇还是系统学、仿生学、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材料。
食蚜蝇幼虫呈蛆状,形态差异很大,有些种类十分扁平,有些种类呈鼻涕虫状。幼虫的生活习性十分复杂,按食性大体可分为4类: 捕食性、腐食性、植食性和巢居杂食性。腐食性种类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并在其中越冬,也有部分幼虫生活于污水中。此外,某些类群的幼虫生活在其他昆虫的巢内,以吞食已死的幼虫和蛹以及某些动物的排泄物为生。植食性种类钻入植物木质部中生活,有的危害植物的球茎。捕食性种类则以捕食蚜虫为主,是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蝉、蓟马、鳞翅目小幼虫等的有效天敌。
食蚜蝇本身没有螫刺或叮咬能力,但在取食时因为暴露在外而容易成为被捕食的对象,也许正因为如此,食蚜蝇才进化出拟态现象,通过模仿具有尾针的膜翅目昆虫来保护自己。有研究表明,鸟类在取食时会避开膜翅目昆虫和形似膜翅目昆虫的食蚜蝇。因此,形似蜜蜂正是食蚜蝇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