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展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效果,引导农民自觉开展秸秆还田,推动黑龙江省秸秆还田利用与黑土保护,6月29日,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组织举办的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技术及作物高产模式观摩会,在哈尔滨市巴彦县山后乡科研示范基地举行。观摩会以现场讲解的形式,使广大种植大户学习了解秸秆覆盖还田、作物高产模式等保护性耕作技术,一项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效和实现土壤质量持续改善的科研成果,正落实在田间地头。
在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技术示范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站长、钱春荣研究员介绍道该技术是将秸秆粉碎后覆盖还田,播种时采取条带耕作,苗带祼露提高了地温和播种质量,保障苗齐苗壮;减少了清理秸秆、机械耕整地等作业环节,节省作业农机成本35元/亩,出苗整齐度提升5%~10%,节本增效69元/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分散失,与裸地相比,土壤含水量提高5-10个百分点,保墒效果显著;此外,与裸地相比,秸秆覆盖下的输沙量可以减少90.3%-99.4%,能有效遏制风蚀;秸秆覆盖田间径流形成时间晚、水蚀损失量少,增强了土壤的抗水蚀能力。
“玉米秸秆还田后,地不仅更肥沃,保墒效果还特别好。”巴彦县山后乡刘辉合作社社长刘辉说到,从2019年开始采用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这种模式,原来每亩产量1300斤左右的地块,目前达到1700的产能。未来,合作社计划在1万亩玉米田中应用该项技术,以解决土壤的节水抗旱问题。
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为解决秸秆还田量大、地温低和保苗率差等问题,为实现秸秆覆盖玉米田苗全、苗齐、苗壮而研发的,既克服传统烧荒浅旋、翻埋还田和秸秆全量覆盖免耕技术的弊端,又创新性地将“秸秆归行清垄+苗带旋耕松土+深松放寒增温+免耕精播+宽窄行通透”等技术优化集成,实现玉米田蓄墒增温、苗齐苗壮和增产增收。目前,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技术已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等累计推广示范80多万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2022年和2023年被遴选为黑龙江省农业主推技术,在全省大面积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