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计,尤其是对于亿万农民工来说,实现稳定就业,意味着一个家庭‘钱袋子’有来源、有保障。”2月18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00年,张全收在深圳做起了“劳务派遣”工作,农民工在他的公司接受培训,和他的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后,再到工厂里工作,张全收的公司负责农民工的各类保障和维权。20多年来,张全收累计安排了230多万人次农民工就业,帮助10多万个农民家庭走上致富路。
“眼下,东南沿海部分企业订单减少,用工需求减少,农民工就业形势比较紧张。就业稳则收入稳,收入稳则民生安。因此,需要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技能培训。”张全收介绍。
与此同时,随着用工环境的改变,就业形势面临新情况。“一方面是外出务工人员结构的变化,以前多是‘60后’‘70后’‘80后’外出打工,现在则是‘80后’‘90后’‘00后’成为外出务工主体,他们其中不少人上过大学,就业方向也不会选择电子厂、建筑工地类的工作。”张全收表示,另一方面,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部分原本外出务工的人员开始居家就近就业。“现在河南很多县市区,甚至乡镇都开始有产业集聚区,企业落户后吸纳很多就业人员。比如驻马店平舆县,县里有主导产业工业园、乡镇有乡村振兴产业园、村庄有共同富裕加工园,这样守着家就能实现稳定就业,为啥还要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呢?”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健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培育壮大劳务品牌。”近年来,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张全收借助信息化技术,努力在劳务供需精准对接上下功夫。他通过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建立了一个以深圳为中心、辐射全国的网络招工平台,农民工只需打开手机一点,就能知晓哪个城市、哪个企业需要人,需要什么样的人。用工单位同样能知道有多少符合条件的求职者、他们分布在哪里。
如何更好地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就业工作,张全收建议:“一定要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在我们当前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改进培训模式,要紧跟市场变化、企业需求,实行订单、定向、定岗培训。这样技能培训后,企业用得上。我建议,国内相关部门可以借鉴下德国、日本等国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