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以黑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小麦和杂粮杂豆遗传改良、配套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农业基础性数据长期观测监测和新品种测试为主要任务的省级作物科学研究、创新、推广中心。“十五”期间在全国农业科研实力综合评估中进人全国百强所研究所行列。
我所现为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哈尔滨)、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分中心(哈尔滨)、农业部东北地区春小麦科学观测试验站,黑龙江省麦类作物品种改良重点实验室和黑龙江省杂粮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同时还拥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高粱、食用豆三个岗位和谷子、大麦两个实验站。
全所在编职工49人,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10人、副高级技术职称18人,博士16人、硕士23人。专业技术人员中,二级研究员1人、三级研究员3人、四级研究员6人。共设置6个专业研究室和1个职能科室,包括小麦常规育种和辐射诱变、航天育种;高粱、大豆、食用豆、谷糜、水稻、玉米、大麦材料创新、新品种选育以及新品种测试工作。与此同时开展的各作物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推广,“十三五”期间共实现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3000余万元,为我省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全所现拥有小麦生物技术实验室、小麦品质分析实验室、DUS测试综合实验室、杂粮种质创新实验室等4个综合实验室,拥有实验仪器设备400余台(套);科研用地650亩、棚室区4800m2、科研温室160m2及挂藏风干室500 m2,配套设施(备)12台(套);为各学科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
建所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00余项,承担国际合作和开发专项24项,共申请了3项国家自然基金,是我院承担农业部、科技部两部科研数量最多的研究所之一。先后与美国、巴西、俄罗斯、保家利亚、匈亚利、奥地利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了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审定推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优良品种30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10.2亿亩,在生产上更新换代良种4-5次。“十三五”期间我所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等各项科研任务107项,总经费额度为3388.8万元;审定、登记新品种73个;发表学术论文63 篇,其中SCI 11篇、国家一级学术期刊论文18篇,主持和参与编著4部;共获得各级奖项53项,其中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同时撰写完成国家、地方农业标准10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4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