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院科技推广处 >>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 正文

机构设置

隋贵富:“菇”往“金”来谱富民篇章

2024-11-29

在黑龙江省林口县,有这样一位年逾古稀却依然充满活力的老科技工作者,他就是隋贵富。作为林口县老科协农技分会会长、林口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林口县富贵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隋贵富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食用菌和种养业战线,为广大农民示范、宣传、推广农业新技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助农、精准扶贫”的深刻内涵。

科研创新,降本增效显成效

面对黑木耳袋料栽培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的困境,隋贵富并未退缩,而是在食用菌示范基地进行了大量的培养基试验。他大胆尝试,在正常木屑中加入30%的玉米芯,既不影响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又有效解决了农业废物的利用问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一创新举措首先在林口镇镇北村和奎山乡吉庆村食用菌示范基地得到验证,14万袋深水小孔黑木耳喜获丰收,收入十分可观。随后,在龙爪镇小滨海村示范基地种植的8万袋小孔黑木耳也取得了成功。采用新基质的22万袋小孔黑木耳,收入高达70万元。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隋贵富又将90%的玉米芯加入到蘑菇培养基中。2016年,在林口镇兴华村和吉庆村示范基地种植的平菇、榆黄蘑、香菇、元蘑、猴头、滑子蘑、灵芝等菌类,均采用了这一新基质,年收入达到40万元。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得到了广泛认可,还让隋贵富荣获了“黑龙江省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示范基地引领,林口特产走向全国

隋贵富自筹资金建立三处标准化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这些基地成为农民学习技术的窗口,并被林口县农广校列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其中,林口镇东关示范基地年生产富硒玉米芯深水小孔木耳2万袋,销售收入6万元;兴华村科技园示范基地产品供不应求。通过参加研讨展会,林口县示范基地生产的富深水牌系列产品及保健品深受欢迎,被授予“国家权威检测、质量达标用户放心产品”称号,并远销至全国多省市及韩、日、俄等国家。

精准扶贫,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隋贵富将精准扶贫视为己任,深入莲花镇江西村等40余个村屯及周边市县,讲授食用菌种植技术,发放2万余册(份)培训教材和资料。他结对帮扶贫困户项春利,助其成功脱贫,并帮扶刁翎镇德胜村的志国水稻专业合作社。2016年,他引进黑龙江省中汇恒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600万元成立“林口县龙谷米业有限公司”,年加工水稻5万吨,有效缓解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隋贵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我来自于农民,就要服务于农民”的宗旨。他的事迹不仅激励着更多的老科技工作者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也为林口县乃至全国的特色种植产业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