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9
在双鸭山宝清县,隋宝柱可是名人。今年53岁的他,不仅是是盛实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同时兼任宝清县科兴农业技术协会会长、富硒产业协会果蔬分会会长以及宝石河毛葱协会会长。多重身份背后,是他对农业事业深深热爱与不懈追求。
2010年隋宝柱带头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专注于富硒蔬菜的种植,尤其是富硒马铃薯、富硒毛葱、富硒大蒜等领域。2013年他与省农科院对接,探索开展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在富硒蔬菜种植方面的应用。同时研究繁育适合本地区的优质宝清脱毒种薯,填补了黑龙江东部地区没有繁育种薯的空白,为薯农们节省了大量运费成本。
2018年,他受邀赴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州进行技术合作交流,提出了适合当地的种植技术方案,赢得了俄方客商的高度赞誉,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将中国的农业技术带到了国际舞台。
在宝清县及周边地区,隋宝柱的富硒土豆种植已发展到5000余亩,年产值高达1360万元。他创新推出的富硒手工笨粉条,更是以每斤16元的高价在网上电商平台供不应求,成为了当地的一大特色产品。同时,他还致力于提升蔬菜的窖储能力,确保冬季菜篮子的稳定供应,让宝清县城镇居民的餐桌更加丰富多彩。
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隋宝柱心中始终惦记着乡里乡亲。他采取“带地入社+订单回收”的模式,优先收购合作社成员户的农产品,使成员户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部分甚至达到40000元。他还连续三年为夹信子镇的贫困户分红,共计12万元,帮助每户脱贫户增收1500元。目前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53户,入社耕地总面积达1123.65亩。
面对蔬菜种植中的人工难题,隋宝柱没有退缩。他积极研究机械作业技术,从山东引进蔬菜精播机,探索胡萝卜撵绳技术,大大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效率。在得知独头蒜还可以加工成黑酵蒜出口,大大提高种植收入,隋宝柱又主动联系省农科院张慧教授,将山东瓣蒜引进到黑龙江,通过东北气候的调节,成功变异为独头蒜,并利用催化解休眠技术将独头率提高到90%,为农户们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作为科兴农业技术协会和富硒产业协会的会长,隋宝柱始终站在科技的前沿。他与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深入对接,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在蔬菜微喷带技术的改进上,他与辽宁新民市柳河沟微灌厂技术员共同研究,成功改进了微喷带头,提高了田间浇水利用率,受到了农户们的一致好评。
此外他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共同申请的两项发明专利“独头蒜高产种植”和“富硒板栗南瓜高产种植”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在富硒毛葱种植上,他与黑龙江生物研究所合作,解决了东北毛葱夹皮烂的病害问题。他还根据田间草的种类和菜苗大小,每年为菜农配制除草剂2000多亩,为蔬菜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2年,隋宝柱被授予“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如果没有乡亲们的支持与帮助,我也不会获得这个称号,乡亲们总是常常向我表示感谢,但在我心中,他们才是我的贵人!”获奖后他说道,“在未来工作中,我将脚踏实地认真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发挥省劳模先锋模范作用,为全方位振兴宝清县域经济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